CWP2025观察丨AI与低空经济重塑风电运维模式


在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风电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期间,低空经济与AI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成为业界关注焦点,多家企业将AI智能技术融入风电运维,与无人机、地效飞行器、智能管控系统等创新方案一同,重塑风电运维模式,开启风电行业“空地一体”的智能化新篇章。


AI领航:开启智能运维全新征程


AI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重塑风电行业的每一个环节。从风电场的前期规划、设计、建设,到后期的运维管理,AI技术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本次风能展上,金风科技等整机商积极融入AI智能技术,为风电运维带来了新的活力。


截至目前,金风科技运维的风电场站容量已成功突破一亿千瓦,这一庞大的规模为其智能化运维提供了坚实可靠、丰富多元的数据基础。大会期间,金风发布了“一站式 + 科技运维”资产管理解决方案,该方案整合了智慧运维、L3级无人化、风机系统级技术、AI + 等核心技术,犹如为项目运维配备了一套强大的“智慧引擎”,帮助项目运维优化人效、提升效率,为新能源资产优化长期收益、减轻管理负担。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助力各行各业实现低碳转型,金风科技还发布了“绿洲能碳管理平台”能源调度产品。通过AI赋能,该平台能够帮助用户、园区在提升用电绿色度的同时,有效降低用能成本。其独特的低碳产品认证体系,还能帮助用户精准发现并充分兑现每一度绿电的碳减排价值,为以高载能企业为代表的工业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助力。


传统运维中,最耗费时间精力的往往不是解决问题本身,而是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图纸分散在不同系统,工艺标准更新滞后,老师傅的经验停留在个人脑中——这些都是制约运维效率的“软瓶颈”。运达能源科技集团展会期间发布的风电运维AI智能体,通过与腾讯云合作,将沉睡在各类系统中的文档、图纸、工艺标准“唤醒”,通过智能化处理,构建起一个真正懂风电的“知识大脑”。让风电运维从传统的“经验驱动”,迈向数字化时代的“精准运营”。




东方风电自主开发的“东方小新”风电运维领域大模型AI助手,通过AI智能体联通了“新能智维”运维管理系统和线下分析程序,在风电预测性运维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




兴蓝风电推出以“平台 + 算法 + 场景”为核心的智慧运维解决方案,推动了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升级。覆盖陆上、海上、分散式等各类风电场,集成机组运行、气象环境与运维资源等多维数据,并最终基于AI算法实现故障预警、功率预测与运维调度优化,提供精准运维策略,持续降低全生命周期运营成本。这一系统推动风电运维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测与优化”转型,为风电场资产的长期稳定收益提供数字化支撑。




除了上述企业外,CWP2025现场还有众多企业展示了其在AI与智慧运维领域的最新成果。国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享了其基于AI的气象大模型与功率预测系统,“旷冥”大模型3.0系统能够显著提升预测精度,稳定现货价格收益以推动新能源高效发展。北京莱维塞尔科技有限公司则分享了智能评估工具在不同地形下的外推效能边界研究,为风电场的选址与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可以看出,AI智慧运维体系的建立,正在从根本上重塑风电行业的运维模式。



跨界融合:低空经济与风电的“化学效应”


低空经济作为一股新兴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迅速渗透到风电行业的每一个角落。从无人机巡检技术的广泛应用,到地效飞行器在海上风电运维中的创新实践,低空经济不仅为风电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运维效率提升,更推动了整个行业向智能化、无人化方向大步迈进。身临其境,可以真切感受到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低空经济,与新能源核心支柱的风能产业融合,正成为推动风电运维模式重构、安全体系升级的关键力量。



低空经济在风电领域中的创新应用论坛现场


在CWP2025,无人机巡检技术无疑是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多家企业展示了其最新的无人机巡检解决方案,从静态巡检到动态不停机巡检,从叶片检测到线路巡检,无人机以其高效、精准、安全的特点,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成为风电巡检的“主力军”。


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在论坛上分享了其海上风电智能监测与巡检技术研究及应用,通过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与AI视觉识别技术,实现了对风机叶片、塔筒等关键部件的毫米级缺陷检测。这一技术就像给风机装上了一双“慧眼”,不仅提高了巡检效率,还大幅降低了人工巡检的安全风险,让巡检人员无需再冒着危险进行高空作业。


中广核则分享了其新能源风电场无人机巡检技术的实战突破。通过开发“风电智巡”软件,融合激光雷达与AI视觉识别,实现了叶片停机不锁机巡检,极大提升了巡检效率。这一创新技术让巡检工作更加灵活高效,减少了因停机锁机带来的时间和经济损失。


连续七年参加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的扩博智能,在本次展会带来了扩博智能无人机自动巡检系统IBIS、叶片内部智能快速巡检机器人KIWI,以及扩博智能全新发布的“无人机风机叶片电阻测量解决方案”Hummingbird,在展会现场受到了参展商与专业观众的广泛关注、咨询。


除了无人机,地效飞行器在海上风电运维中的应用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润阳能源在论坛上分享的地效飞行器不仅能够快速抵达风电场,进行人员与物资的快速运输,还能在复杂海况下执行巡检与维修任务,大幅提高了海上风电运维的效率与安全性。参会者纷纷表示,地效飞行器的出现,为海上风电运维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让海上风电运维不再受制于恶劣的海况。


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低空管控问题也日益凸显。在展会和论坛现场,多家企业展示了其低空管控解决方案,通过构建智能管控系统,实现对低空飞行器的实时监控与有效管理,保障风电场的安全运行。中国通号作为低空管控领域的领军企业,分享了其低空空域智能管控系统。该系统通过融合4G/5G公网与星网,实现120米以下空域的全程通信覆盖,同时开发高分辨率气象预报模型,精准预测风场湍流强度,为风电场的低空飞行提供安全保障。


超图软件则分享了其空间智能赋能低空风能安全飞行的解决方案。通过构建三维低空数字底座,整合多源数据,实现风场空域的全域感知与智能管控。从飞行计划申请、航线规划到冲突预警、反制联动,整个流程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便,为风电场的低空飞行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这一解决方案就像一个无形的“保护罩”,守护着风电场的低空飞行安全。


可以看出,风电行业正在借助低空经济的力量,实现运维模式的重构与安全体系的升级,并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高效、智能、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在CWP2025,低空经济与AI智能的碰撞,正在催生风电行业的“第二增长曲线”,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飞跃,更是一个可持续未来的清晰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