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为期3天的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圆满落幕。今年的展会,全球风电巨头云集,人气爆棚尽显蓬勃活力。近千家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企业搭建起“风电全产业链”展示矩阵。企业纷纷拿出“看家本领”,集中发布重磅新品,覆盖整机、核心部件、创新解决方案等领域,大功率、智能化、场景化成核心竞争力,充分彰显了中国风电技术的全球领先地位。
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本次展会上,南高齿集中亮出多款产品,具体包括:
新一代NGCWinGear系列10MW级主齿轮箱:该产品为前端(叶片侧)集成式滑动轴承设计,在扭矩密度、传动效率、可靠性及经济性方面表现突出,已获得主机企业广泛认可,成为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基地的常用机型。其集成齿轮参数优化、第二代滑动轴承和可靠性结构设计提升等多项先进技术,扭矩密度达到250~270+Nm/kg,能显著提升全生命周期运行可靠性。截至目前,该系列滑动轴承齿轮箱累计交付超7,000台,其中逾5,000台已在风电场稳定运行。
GearSight健康监测系统:作为南高齿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智能运维平台,该系统融合多领域技术,结合先进传感技术与云计算能力,构建起覆盖机械传动链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监测体系。它可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精准捕捉早期故障特征,形成“健康评估 — 智能预警 — 诊断运维”的完整闭环,帮助用户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管理效率。
最新偏航变桨齿轮箱:采用高度模块化与集成化设计,具备高可靠性、强承载能力、小体积、轻重量等优势,且速比与接口扩展灵活、环境适应性强,可广泛适配陆上、海上、高原、高低温等多种场景,为行业提供优化的偏航变桨驱动解决方案。
垂直轴风机增速发电总成:针对微风市场推出,拥有新型结构专利,采用“增速箱下置 + 空心轴发电机上置”的集成式结构,非接触迷宫密封位于润滑油上部,实现终身免维护且无渗油风险。其传动系统以“第1级NW双联行星 + 第2级NGW行星”设计实现大速比高效率传动;发电机与齿轮箱共壳体,发电机轴集成太阳齿轮,进一步提升集成度、紧凑性与传动效率,降低启动力矩。生产中引入的激光焊接双联齿新工艺,还能有效降低批量制造成本、减轻重量并优化结构尺寸。

华电科工股份有限公司
华电科工股份聚焦“深远海风电开发”“海洋综合能源利用”等前沿方向,通过高清视频、海洋能源综合利用沙盘、项目实景VR体验、详实的项目案例及先进的技术模型,向全球合作伙伴与来访嘉宾生动呈现了华电科工股份在海上风电工程、海洋能源创新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与最新成果,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家、行业人士驻足交流。

博雅工道(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本次展会上,博雅工道集中亮出多款产品,为深海风场装上“智能的眼睛”,通过部署水下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实现:
- 常态化巡检:像“水下无人机”一样,定期对导管架、海缆进行高清摄像与扫描,生成可视化报告。
- 精准化测量:利用高精度传感器,对基础冲刷坑的深度、范围进行量化测量,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 高效化作业:在发现故障时,可搭载作业工具进行水下清理、辅助修复等操作。

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
中材叶片在展会中重点推出SI131与SI152两款海上高性能风电叶片,以更优性能引领绿色能源变革。
- SI131海上高性能风电叶片:在经济性与环境适应性上表现卓越。该叶片在载荷相当前提下,较上一代252级别风轮机组叶片发电量提升5%,扫风面积扩大15%,风能利用效率显著增强;广泛适用于我国东南沿海和北方中低风速区域;其特殊防护材料与高性能涂层有效抵抗紫外线、盐雾腐蚀与降雨侵蚀,大幅延长使用寿命,确保在广袤海域中持续稳定运行。
- SI152叶片:作为专为25MW海上风电机组平台打造的新一代产品,采用中材叶片自主研发的高性能SN翼型系列,以相当于10.5个标准足球场的超大扫风面积,实现气动性能跨越式提升,搭载该叶片的机组较20MW机型发电量提升10%以上。全线生产融合AI技术智能装备体系,实现高精度、高效率智能制造,为超大型叶片量产质量与一致性提供坚实保障。
该系列产品的问世,标志着中材叶片在征服深远海、降低海上风电度电成本的征程上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杭齿集团作为最早涉足风电传动领域的企业之一,携最新研发的10.X主齿轮箱平台等核心研发技术成果亮相展会。
10.X平台前端集成风电齿轮箱可传递扭矩为12100 kN.m -14000kN.m,速比范围210-238可调,齿轮箱结构采用三级行星齿轮+一级平行轴齿轮结构,低速行星架与主轴集成、一级内齿圈与轴承座集成。
10.X平台前端集成风电齿轮箱具备了可靠性高、功率密度高(裸重扭矩密度>270N.m/kg)、智能化等优点,产品可满足I、Ⅱ、Ill类风场需求,适应高温、低温、高海拔等地区的特殊环境,是杭齿未来两年内的主推机型。

弗兰德传动系统有限公司(威能极)
今年风能展,威能极展出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多款核心产品:
11.X兆瓦高速前集成齿轮箱:搭载自研第二代滑动轴承,以结构紧凑、高扭矩密度、强可靠性及平台化开发优势,广泛适配陆上风场。
10.X兆瓦双馈发电机:采用模块化设计,凭借高功率密度、可靠冷却系统及卓越性价比,适用于沙戈荒陆上风场。
全维度360服务与CMaS数字化监测系统:方位彰显威能极全传动链的研发与制造实力。

德力佳传动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18.XMW 全集成齿轮箱:该齿轮箱以四大核心技术重构传动可靠性:采用多级柔性均载结构实现载荷精准分配,通过齿面物理化学改性强化耐磨抗腐性能,结合热弹流耦合修形与动载荷优化设计降低运行损耗,更以冗余设计筑牢安全防线。其额定扭矩高达 28000kNm,机械功率达到 19800kW,在 6.8-7.8rpm 转速区间内,以 80-85 的高效速比实现能量精准转换,105t 的优化重量更兼顾了安装与运维便利性,成为大功率风电项目的优选方案。
15.XMW 前集成陆上高速齿轮箱与16.XMW 后端集成海上中速齿轮箱模型:从前集成轻量化到后端集成高可靠,从陆上到海上,德力佳覆盖全场景传动方案,公司产品通过DNV、TÜV、CGC、CQC等多个国内外权威机构认证。在功率密度、传动效率、齿轮安全系数、振动及噪音等指标上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赢得了良好的行业口碑。

中天科技集团
展会期间,中天科技重点展出“双500”超高压海缆系列产品(±500kV 80℃直流海缆与±500kV铝芯直流海缆),实现了在超大容量、深远海输电领域的技术突破。同时,66kV高压风能电缆系统实现规模化稳定交付与应用,并研发成功132kV橡胶风能电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海上风电的高效化、体系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台现场设置丰富互动展区,海上风电沙盘实景演示以及全球首发的“源威16000自航敷缆船”模型等亮点,吸引众多专业观众驻足交流。

南京安维士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展会,安维士呈现了全新的形象,推出全流程服务理念,展出多款齿轮箱模型,现场技术分享,和业内分享了齿轮箱的拆箱、检查、修复过程。
多款齿轮箱模型展示:多款机型优化了齿轮及轴承设计,提升了齿轮箱的可靠性,提高了运维效率。其中,透视可拆解模型针对普遍存在的齿圈失效,作出了有效处理;半透视可拆解齿轮箱模型,可在空中检查各级齿轮和轴承,机舱内维修常见故障,提高机舱内可维护性,助力构建智能化的齿轮箱安全运维管理体系。

银川威力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国内领先的精密传动解决方案提供商,威力传动将携一系列创新产品与实战案例亮相本次展会,覆盖从设计、生产到服务的全产业链环节。本次展会,威力传动集中展示了其在风电传动链上的关键产品与技术创新实力:
风力发电增速器
功能:连接风轮与发电机,通过齿轮副的增速降扭作用,将风轮捕获的的低转速、高扭矩风能转化为双馈发电机发电所需的高转速、低扭矩机械能。
特性:功率范围:4~12MW(全面覆盖陆上风电市场需求)
速比范围:130~240(适配所有双馈机组)
使用寿命:满足20年正常运转需求
运行环境:-45℃~50℃(覆盖低温~高温环境、低海拔~高海拔地区)
优势:面向成本的设计(DFC),应用多项专利技术,减重约4%,扭矩密度高约5%,优异的NVH性能,采取刚性结构减振及隔振设计,使振动降低30%,内置油路及多层迷宫密封结构设计,解决增速器漏油的行业顽疾。
风电偏航减速器
减速比:900~3000
极限输出扭矩:60KNm~220KNm
应用场景:用于风力发电机,精确调整风机的对风方向。
风电变桨减速器
减速比:100~300
极限输出扭矩:20KNm~220KNm
应用场景:用于风力发电机,实时调整桨叶的迎风角度。
偏航电机
电机类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永磁同步电机
功率范围:1.5kW~7.5kW
扭矩范围:15Nm~50Nm
应用场景:用于风力发电机偏航系统,作为动力单元使风机风轮精确对风,同时可以实现风机解缆。
变桨电机
电机类型:永磁同步电机、变频电机
功率范围:5kW~25kW
额定扭矩范围:50Nm~250Nm
应用场景:用于风力发电机变桨系统,作为动力单元精确调整风机叶片角度,保证风机发电效率。

南京牧镭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牧镭激光本次展出的产品体系,涵盖高空风场探测、基于机舱雷达风电机组控制、陆上风资源探测、风场尾流测量、叶片载荷和振动监测、风机叶片净空监测、风机零部件位移预警监测、风机安全防控等全场景智能运维解决方案。这些创新方案为风能行业带来全新突破,助力风电场实现精准的风资源预测与风机运行优化,有效提升能源生产效率、发电量与风场运营可持续性发展。
作为风电机组的“智慧之眼”,Molas NL机舱式测风激光雷达已完成全球主流机型适配,通过前馈控制有效降低机组载荷10%以上,提升发电效率2%~4%,已成为风场实现降本增效的标准化配置。
针对低空气象保障需求推出的便携式激光测风雷达B1000,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助力。该设备可在1000米以下低空空域实现高精度风场探测,为城市风环境评估、低空航线保障及应急救援等场景提供超高分辨率数据支撑。
新一代Molas 3D Gen4三维扫描测风激光雷达具备20km半径三维风场精细化测量能力,在延续上一代产品功能优势的基础上,通过轻量化与紧凑型结构设计,显著提升了探测距离与系统稳定性,为远海风资源评估、城市气象观测及机场风切变预警等场景树立了行业新标准。
作为专为风机叶片扫塔防控研发的智能监测设备,Molas CR-B塔基式毫米波净空雷达采用塔基多点部署与连续调频波技术,可在风机360°偏航范围内实现叶尖净空距离的实时高精度监测,安装与运维过程无需停机,有效保障叶片运行安全。

ASAT塞卡尔(北京)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ASAT塞卡尔(北京)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速降器、电动升降器,并为用户提供救援逃生培训。本次展会吸引大家驻足的是“安快特”电动升降器,相比人力,电动升降器效率更高,能带来更持续、顺滑的输出,从而也减小了绳索的损耗。针对风电、电网以及消防军警等多种高空作业场景,公司研发出多种型号的电动升降器。本次展会中展示的主要有以下电动升降器:
ACE-01:最大负载280kg,适用于清洁能源行业,电信和电力行业以及高楼检修等多种高处作业场景。
ACE-31:体积变小,速度更快,本体含电池重10.5kg,最大载重210kg。可用于风电叶片维修、电网高空作业、电厂检修作业等众多场景。
ACE-51:本体仅有3.5kg,最大载重150kg,适合单人高处作业使用。

在室外展区,ASAT与金风科技、全球风能组织(GWO)以及鉴衡认证联合主办的多场景实景救援演练,生动展示了高空救援的专业解决方案,让现场观众直观感受到安全技术在风电场运营中的关键价值。

北京协合运维风电技术有限公司
协合运维携全场景运维、AI智能交易、数字化三大板块业务重磅亮相,全面呈现其在新能源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创新实践,致力于通过“运维×交易×数字化”的完整运营能力体系的打造与深度耦合,在复杂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筑牢资产收益韧性。
在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化的进程中,精准的电力交易是新能源能够卖出好电价、实现增值的关键一环。本次展会上,电力交易作为协合运维重点展示的业务板块之一,吸引了众多行业目光聚焦于此,展台前咨询者络绎不绝。协合运维重点展示了子公司飔合的“聆风”数智产品矩阵——涵盖电力交易平台、智储管理平台、智慧售电平台、虚拟电厂平台等,覆盖多用户角色、多业务场景、多资产类型,提供电力交易全流程数智化解决方案。
同时,飔合展示的SISI AI大模型也引发广泛关注。作为电力市场垂直领域的AI智能体,其依托LLM、RAG、Agent等技术架构,在市场分析、电力预测、智能策略、Chat-BI四大方向深度发力,助力用户进一步提升业务效率与交易精准度。

中复碳芯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复合材料拉挤领域的头部企业,中复碳芯携多款风电板块配套产品精彩亮相,以创新材料与系统化解决方案,展现在新型风电装备产业链中的技术实力与制造优势。
本次展会,中复碳芯重点展示了面向大型风电叶片的全系列拉挤产品体系。
- 玻璃钢拉挤大梁板——稳定可靠,长期服役性能优异;
- 碳纤维拉挤大梁板——高强轻质,助力叶片降重增效;
- 叶片防雷系统——多方案适配,保障叶片安全运行;
- 根部预埋楔形条——高精度成型,结构强度提升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会中复碳芯首次携碳纤维索这一混塔配套产品亮相,标志着公司材料应用从叶片延伸至塔筒及整机结构系统,实现产品布局的多元拓展。

库珀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本届展会,库珀新能携最新产品与自主研发成果重磅亮相,全面展示面向大兆瓦风机时代的高效、安全、普惠一站式风电解决方案。
库珀新能本次重点呈现三大核心产品技术展区:
1、升降设备系列展区
COOPER自主研发生产的储能型齿轮齿条升降机,兼具安全实用性、技术创新性、长期可靠性等优势,目前已正式获得国际第三方认证机构德国莱茵 TÜV(TÜV Rheinland)的 EN81-44证书,这也是是莱茵 TÜV在全球范围内给齿轮齿条升降机发放的第一张型式试验认证证书。
2、智能装备核心展台
COOPER智能单叶片吊具产品,能够减少叶片吊装的迎风面积,降低风载荷对吊装的影响,有效将吊装安全临界风速从8m/s提升至12m/s,增加吊装窗口期,搭载自主研发叶片压力平衡及补偿系统,避免叶片损伤。
同时有效减少吊装平台面积,只需满足塔筒安装时主辅起重机站位和回转要求即可,节约20%-40%的吊装平台面积。
保障吊装安全基础上,降低海上风电安装船平台倾覆力矩等要求,有效增加年台班数,降低海上风电施工成本。在大兆瓦风机时代,让叶片安装更安全高效。
3、个人安全防护设备体验空间
COOPER为每一位风电人提供全方位个人安全守护。面对各种极端工况,专业防护装备始终相伴——安全衣、防坠器、轻逃生缓降器、救援逃生器、安全双钩、量化安全绳等,以此全方位守护,保障风电作业的每一步都安全稳固。

倍福中国自动化有限公司
倍福在本次展会上展示了具有高可扩展性的控制解决方案如何帮助风力发电、储能系统、智能微电网、电力系统以及制氢装置制造商和运营商提升核心竞争力。
TwinCAT CoAgent 智能体:开启人工智能辅助开发之旅
- 加速 PLC 编程、I/O 配置、HMI 设计和知识管理系统构建等开发流程,助力用户以更快捷、更高效地达成更优成果。
- 含多个专用的智能体,以满足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特定需求,提供高质量的解决方案。
- 提供灵活、自适应支持 — 全程由相关负责专家提供指导。
MX-System 无控制柜解决方案:赋能风电行业的核心优势
- 采用紧凑、坚固的金属外壳,告别传统控制柜。
- 直接安装在设备上,缩短布线距离。
- 模块化即插即用设计,非专业人员也能轻松更换模块。
- 模块化工业 PC、I/O 和驱动解决方案,满足个性化设备需求。
嵌入式控制器也能提供更高算力:CX8200 嵌入式控制器
- 搭载高性能 ARM Cortex™-A53 双核处理器,1.2 GHz 高主频,64 位架构。
- 大容量主存(1 GB LPDDR4 RAM),支持用作 PLC 和运动控制系统(TC 20 级)。
- 集成电容式 1 秒 UPS,支持宽温范围(-25°C 至 +65°C),适用于要求极为严苛的工作环境。
嵌入式控制器的性能得到显著提升:CX9240 搭载四核处理器
- 搭载高性能 ARM Cortex™-A53 四核处理器,1.2 GHz 高主频,64 位架构,可在不降低功耗的情况下大幅提高计算能力。
- 主存增至 2 GB LPDDR4 RAM。
- 通过两个独立的 1 GBit 以太网接口和多个接口选项提供灵活可变的连接选项。
EL3475 电力测量端子模块:能耗与电网透明度管理解决方案
- 安装快速 — 采用可插拔的 RJ45 接口,有效减少布线工作量。
- 调试便捷 — 预装电压电流电缆。
- 精准电网分析 — 测量所有相关电气数据。
- 直接集成 EtherCAT 技术 — 实现原始电流与电压数据的网络透明化,并可轻松完成与上级分析工具通信的系统集成。
安全实施氢能设备自动化:系统集成防爆解决方案
- 端到端控制平台,实现从防爆区 0/20 区到云端的通信。
- I/O 模块:用于直接连接防爆区 0/20 区的现场设备。
- CPX 系列:针对防爆区 2/22 区的外观优雅的控制面板和面板型 PC。
- 集成 HART 协议。

西安爱邦电磁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作为强电磁环境效应防护领域的领军企业,西安爱邦电磁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携风机雷电防护整体解决方案及全新产品亮相展会,以核心技术破解极端环境下的设备安全难题,为风电产业规模化发展注入可靠动能。展会现场,爱邦电磁通过专业的雷电防护产品体系、生动的演示和深度的技术交流,向业界全面展示了其在风机雷电防护领域“试验-防护-监测-诊断”全流程技术服务,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咨询,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 碳纤维叶片雷电防护系统:针对碳纤维叶片导电特性量身打造,从接闪、分流到接地全环节优化,有效解决了碳纤叶片的雷电防护难题,为机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 4G版雷电流智能监测终端:在原有产品基础上进行了通信升级,支持4G实时传输数据,精准捕捉雷电流参数,同步实现远程预警,让运维管理更高效、更智能。

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