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期间,E4馆创新剧场作为核心技术交流平台,于10月20—21日集中开展创新成果发布活动。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标正同固建筑结构有限公司(联合江西省标正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江苏美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威胜利工程有限公司、盐城远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北京瑞和伟创控股)、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斯凯孚(中国)销售有限公司、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八家企业及机构,依次围绕风电整机研发、结构缺陷加固、叶片防护材料、格构塔技术、退役叶片循环利用、核心部件可靠性、深远海装备等领域,发布专属创新成果与落地解决方案,共同推动风电产业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为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注:以下内容按企业发布顺序整理)
三一重能
首发陆上全场域适配机型

三一重能发布了行业首款陆上全场域适配机型SI-242系列。该系列功率覆盖5.6MW-12.5MW,叶轮直径达242米,突破传统机型风资源限制,可适配4.5m/s以下超低风速至25m/s高风速场景,极限风速耐受能力达63m/s,实现全场域精准覆盖。
在性能与成本优化上,同等开发容量下,SI-242机型可减少6%~18%的机位数量,有效解决机位资源紧张、选址复杂的行业痛点。
该产品传承自成熟10MW机型平台,采用双TRB主轴系统、3P1H前端集成式齿轮箱设计,叶片叶根节圆直径3.6米,叶根螺栓数量增加15%,承载力提升20%;同时通过平台化、模块化设计,实现关键部件高度通用,保障可靠性。
上市前,SI-242系列试验样机在新疆哈密试验风场历经超300天验证,承受-30℃极寒至40℃酷暑的极端环境,完成超1000项前置试验,以真实数据反哺设计优化。
此外,三一重能还展示了“整机-子系统-零部件-材料”全方位测试验证体系(2024年12月获CNAS实验室资质)及自研核心大部件能力,为产品全生命周期可靠性奠定基础。
标正技术
“结构医生”筑牢风电安全防线

上海标正同固建筑结构有限公司与江西省标正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分享了“风力发电机基础及结构缺陷加固技术创新与应用”。
两家公司作为风电结构缺陷综合技术服务商,以“结构医生”为定位,秉持“医者仁心”理念,为风机全生命周期安全运行提供“诊断治疗”服务。
风电结构缺陷成因涉及设计、施工、材料、运行环境等多维度,例如钢塔法兰基础易出现疲劳损伤、锚栓基础存在应力集中风险、混塔需严控多构件协同质量、地基不均匀沉降影响整体稳定。基于典型缺陷案例,企业已构建“从认知到预防”的防控体系,一方面通过案例分享帮助行业同仁了解缺陷成因,提升工程质量意识与管控能力,减少缺陷产生;另一方面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覆盖钢塔法兰基础、锚栓基础、混塔、各类地基等结构问题,确保缺陷不带入运营环节,保障风机安全,助力风电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提升,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根基。
美光材料
为叶片前缘提供长效“铠甲”防护

江苏美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风电叶片前缘保护方案,核心产品为风力发电叶片前缘保护膜。该产品设计寿命15年,采用高耐候聚氨酯&高分子多组分复合材料,背贴丙烯酸压敏胶/硅酮结构胶,搭配高性能封边结构胶,具备超强抗雨蚀、抗撞击、自修复与疏水性能。
产品规格覆盖多场景需求:厚度分为0.46/0.92mm(同厚平板型)、1.52/2.03/3.05mm(中厚边薄型),宽度为254/305mm,长度包括16.5/33/66/99m及定制尺寸,可广泛应用于运维普通风场、内陆常规风场、内陆耐候风场、海上加强风场。
该保护膜由美光团队自主研发,采用顶级聚氨酯原料与自主合成高耐候丙烯酸预制备胶,在千级光电级无尘净化车间通过现代化精密生产线制造,能抵抗风吹雨打、烈日暴晒、飞沙走石、冰雹撞击、极寒冰冻等恶劣天气;同时可增加叶片表面亮度,具备优异耐腐耐污、抗酸雨、防紫外性能,为叶片前缘提供长效“铠甲”防护。
威胜利
聚焦风电格构塔架预应力技术升级

10月21日,威胜利工程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王俊秋围绕 “预应力技术在风电格构塔架中的应用”展开专业分享,现场系统展示了威胜利针对风电场景研发的多套成熟预应力技术方案,并清晰解读各体系的核心技术要点、质量标准与适配场景,为行业同仁提供了可落地的技术参考。
在现有技术稳定应用的基础上,威胜利持续攻坚行业难题。王俊秋重点提及,针对传统体内无粘结预应力体系存在的断索无法更换、防腐防水要求高、转向难以安装等痛点,公司正全力研发“浆体定位体内无粘结预应力体系”这一专利技术,致力于实现现有技术短板的突破。
相较于传统体系,该创新体系优势突出:采用可滑动无粘结钢绞线,通过浆体定位从根源避免振动问题;控制张拉应力可提升至75%fptk;内部管道可采用波纹管,可减少用钢量,从而有效降低项目成本;钢绞线彼此独立且支持单根张拉,更关键的是断裂后可更换,无需额外冗余设计,彻底解决了传统无粘结体系“断索无法更换”的行业难题,为风电格构塔预应力体系的长期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更优技术方案。
北京瑞和控股及远实能源
获颁鉴衡三项全球首发认证

北京瑞和伟创控股与远实能源科技发布了其在退役叶片高值化利用与绿色循环包装领域的最新成果,同步发布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并获颁鉴衡三项全球专业化认证。经鉴衡认证中心认证核查,瑞和控股“万象2250型”重载循环托盘全生命周期碳足迹仅为5.723 kgCO₂e,较同等功能木质托盘下降约三分之二,设计寿命10年,可循环使用80次。成为全球首款获颁“风电叶片回收再利用循环托盘产品碳足迹声明证书”的叶片再生托盘。
远实能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退役叶片精加工自动化生产线,采用干切技术实现锯切、钻孔、倒角、抛光一体化作业,单线年处理能力达3500吨。目前,由该生产线制造的万象系列重载循环托盘已在中材叶片、泰山玻纤、振石控股等多家产业链企业中投入应用,实现包装环节的降本增效与碳减排协同推进。江苏丰诺环保获颁鉴衡“全国首个风电叶片回收再利用产品评估证书”。
金风科技
推出新一代Ultra系列风电产品矩阵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新一代Ultra系列风电产品矩阵,以“全周期价值优化”为核心,打造从“保发电”到“创价值”的解决方案,适配新能源行业“度电价值成本(LCOV)取代度电成本(LCOE)”的新竞争标尺。
Ultra系列覆盖海陆全场景:陆上GWH204-Ultra系列扩展至10.5MW-11.1MW容量,海上推出适配远海低风速市场的GWH266-14MW机型。性能上,GWH204-Ultra较同功率242米叶轮机组发电性能提升2%,高价值时段发电提升3%以上,功率曲线仿测准确度提升5%以上;GWH266-14MW以小叶轮设计,尾流损失降低5%~6%,发电量与同功率300米叶轮机组持平。成本优化方面,新产品叶片制造工时下降10%,运输通过率提升50%,塔架重量、吊装成本分别降低10%、20%,综合降低客户长期资本投入(Capex)7%。
产品还具备“经理人思维”:依托智能控制系统,实现高电价时段多发电、低电价时段降容延寿,提升项目收益率2%~2.5%;融合构网型技术与风光储方案,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寿命上,陆上机型设计寿命延长至25年,海上至30年,等效提升项目年发电小时数129-206小时,每千瓦投资成本降低279-361元。
会上,金风科技与鉴衡认证中心联合发布《中国风电电力交易场景综合解决方案白皮书》,DNV、鉴衡还为GWH204-10MW、GWH266-14MW颁发长寿命型式认证。
斯凯孚
技术革新:铸就风机高可靠传动链

斯凯孚(中国)销售有限公司以“技术革新:铸就风机高可靠传动链”为主题,分享公司核心部件创新与产业出海战略。作为风电龙头企业合作伙伴,斯凯孚致力于构建安全稳定的全球风电产业链供应链。技术层面,斯凯孚聚焦风机传动链可靠性提升。“全球25万+装机,国内10万+装机,参与0.6-20MW所有平台开发”,从产品到应用,从理论计算到线下测试平台,拒绝让客户做“小白鼠”,是斯凯孚一直以来的价值主张。

斯凯孚作为全球型的轴承供应商,自2023年开始即以年度新品发布会的形式,向各大行业展示配合行业革新发展的颠覆性新产品,其中也包括应用于风电主轴系列的DuraPro球面滚子轴承,DuraPro圆锥滚子轴承等;同时,针对风电行业应用,斯凯孚具备从现场验证-台架测试-仿真分析-概念设计-需求分析的整套新产品开发验证流程,其中风电轴承测试体系功率覆盖25MW+,6自由度动态加载,动态弯扭具备真实模拟风电工况能力,完美闭环设计和仿真验证,已完成多个大兆瓦轴承与技术测试项目。
明阳智能
发布50MW漂浮式机组与半直驱技术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推出了全新一代中速紧凑半直驱平台(MCD)与OceanX天成平台全球首款50MW超大型漂浮式风电机组,推动风电技术向“更可靠、更高效、更友好、更经济、更智慧”升级。
50MW漂浮式机组采用创新Y系列平台“双机头”设计,由两台25MW主机单元与“V”型塔架构成,搭配漂浮式基础,专为水深超40米的深远海环境设计,具备强抗台风能力,标志着漂浮式风电进入商业化、规模化应用阶段。
MCD中速紧凑半直驱技术则实现多维度突破:“更可靠”——通过柔性销均载技术、一体化集中润滑系统等降低关键部位载荷,保障极端工况稳定,“更高效”——继承中速传动链高效率基因,搭配高性能叶片与先进控制算法,提升发电量;“更友好”——具备强构网能力,适配深远海远距离输电与不同电网环境;“更经济”——高度集成化设计减少零部件数量,缩短机舱尺寸,降低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更智慧”——依托机理+AI智慧风场运营平台,实现提前预测与全息感知。
该技术可覆盖陆上沙戈荒大基地、中低风速/高原区域,及海上渤海、江苏、深远海等全场景,其风机黑启动、构网设计支撑DRU直流输电技术,能降低海上换流站成本,提升输电可靠性,为规模化开发海洋能源提供保障。
风云聚会,升维行业核心价值
CWP2025创新剧场活动,汇聚了风电全产业链的核心力量。从三一重能全场域适配机型打破资源限制,到金风科技Ultra系列以LCOV重构价值标准;从明阳智能50MW漂浮式机组开拓深远海市场,到瑞和伟创与远实能源以循环技术践行“双碳”目标;再到标正技术守护结构安全、美光新材料筑牢叶片防护、威胜利优化塔架设计、斯凯孚助力产业出海——八家企业的创新成果,不仅覆盖了风电设备从开发到运维、从陆上到海上、从生产到循环的全场景,更凸显了产业从“追求规模”向“聚焦价值”、从“单一技术”向“系统方案”的转型趋势,为全球能源转型注入了中国企业的技术力量。

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

